12月1日,華安制造升級一年持有混合正式發售,蔣璆將擔任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資料顯示,12月6日發行的華安產業動力6個月持有混合的擬任基金經理也是蔣璆。華安基金力推的蔣璆業績究竟如何?
蔣璆業績參差不齊
數據顯示,蔣璆所管產品的任職回報參差不齊。截至11月30日,蔣璆管理的華安動態混合A、華安制造先鋒A的任職回報分別為250.82%、367.00%,年初至今,上述兩只基金的業績回報也相對不錯,華安動態靈活配置混合A為75.45%、華安制造先鋒混合A為74.51%。
但查看蔣璆過往任職的產品可以發現,同樣任職5年的華安新樂享靈活配置混合A任職回報僅有40.62%,而2015年6月16日至2016年9月21日,其管理的華安升級混合、華安安信消費混合A的任職回報分別為-29.69%、-23.9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16日,蔣璆同時從華安新樂享靈活配置混合、華安安益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經理的位置上離任。
推薦新基被“打臉”
為了支持華安制造升級一年持有混合的發行,華安基金在“震蕩市,為什么建議你買新基?”的宣傳稿件中闡述了購買新基金的諸多優勢。大致內容為,近期還是震蕩市,新基金和老基金投資能力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投資時點不同,“輕裝上陣”和“重型機甲”的新老基金,對應著不同的投資優勢。當市場遭遇重挫的時候,老基金因為倉位較高,凈值容易出現較大回撤。一般來說,新基金有1到3個月的建倉期,這意味著在震蕩市中,新基金具備緩沖空間。
不過,從蔣璆管理的產品表現就可以反駁華安基金的說法。2020年6月8日,蔣璆曾經管理的華安鼎利混合成立。彼時,A股剛剛經受了新冠病毒的沖擊,整個市場波瀾不驚并沒有多大的起色,而6月底到7月市場突然迎來了一波凌厲的上漲。
對比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7月13日期間,華安動態靈活配置混合A、華安制造先鋒混合A等老基金與剛剛成立的華安鼎利混合的業績可以看到,統計區間內,華安動態靈活配置混合A的業績為32.51%、華安制造先鋒混合A的業績為32.19%,而華安鼎利混合的業績為9.69%。很明顯,華安鼎利混合的業績表現相對當時老基金有很大的差距,蔣璆用親身經歷“打臉”了華安基金推薦新基金的邏輯。
一年持有表現如何?
此外,在宣傳稿件中,華安基金還對華安制造升級一年持有混合的1年持有期做了著重宣傳。華安基金解釋稱,持有期基金可以幫助投資者管住手,更好地幫助投資者鎖定收益。
以華安鼎利混合為例,該基金“壽命”較短,只維持了362天,僅差三天滿一年。蔣璆管理這只基金期間,任職回報為12.93%,同期滬深300指數和業績比較基準的表現為31.34%、13.44%。也就是說,投資者認購華安鼎利混合并持有一年的投資回報是沒有跑贏滬深300指數和業績比較基準的。
由此可見,即使設置持有期、管住了投資者的手,購買蔣璆管理的產品所獲得的收益仍存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