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虧損近20億,喜馬拉雅的“聲意經”念的如何?

      來源:資本邦 · 2021-09-19 · 文/王十七 發布:2021-09-19 12:31:59

      世界最長的河流成就了亞馬遜,最大的寶藏成就了阿里巴巴,那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會成為什么?

      2012年,35歲的余建軍正是懷揣著這樣的期許與陳小雨聯合創立喜馬拉雅的。

      事實上,喜馬拉雅并不是余建軍在創業道路上的第一次嘗試,早在1998年,當時正在西安讀碩士的余建軍就著手了名為“模擬中國”的創業項目。此后分別于2001年、2006年、2009年分別創立了杰圖軟件、城市吧、那里世界。也正是因為三次比較成功的創業經歷,使得余建軍能有足夠的信心去再度開辟一個新的創業領域—聲音。

      (圖片來源:喜馬拉雅發布會相關報道)

      余建軍迎來了自己的“開門紅”。喜馬拉雅創立初期,用戶數滾雪球似的增長,2013年達1000萬,2014年6月份爆增到5000萬以上。2014年5月,喜馬拉雅迎來第一筆A輪融資,凱鵬華盈、SierraVentures、海納亞洲共投資1150萬美元。

      “我們希望聲音像水和電一樣,更加的流通和便利,隨需隨取,自由地流通在每一位聽眾的耳朵和心里。不管做家務、健身、排隊、跑步、學習,各種生活場景都方便聽音頻,移動互聯時代“聽”將成為一種全新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利用音頻媒介,利用身邊各種智能硬件,隨時隨地學習和娛樂?!?/p>

      九年過去了,喜馬拉雅因上市消息再度走入大眾的視野,余建軍的“聲音”夢要成了嗎?

      一波三折的上市路

      資本邦此前在《3年虧近70億,丁磊還能將網易云音樂的故事接著說下去嗎?》一文中對此前國內的音樂領域市場有過這樣的描述“曾經,國內的音樂軟件市場可謂是盜版橫行,在版權意識薄弱的年代,各類盜版音樂在網絡上橫行無阻,2004年至2013年近十年的時間內,國內的音樂軟件在無規則的約束下野蠻生長。”

      在混亂且激烈的音樂市場競爭中,余建軍算是另辟蹊徑,跳出音樂的范疇在“聲音”這個概念上做起了文章。同樣,先于喜馬拉雅成立于2011年9月的蜻蜓FM,以及之后成立于2013年10月的荔枝均將目光瞄準了“聲音”這個賽道。

      時間走到今天,當時的兩個老對手已然和喜馬拉雅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喜馬拉雅的用戶滲透率已經達到了66.9%,穩居在線音頻第一梯隊。荔枝、蜻蜓則屈居于老二、老三的地位。

      (圖片來源:APP圖標截圖)

      2020年1月17日,荔枝在納斯達克率先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LIZI.US,躍過喜馬拉雅成為“中國在線音頻行業第一股”。但不足一年內公司市值曾大幅縮水60%,截至9月中旬荔枝的市值跌破2億美元。

      (圖片來源:荔枝納斯達克上市報道)

      而作為“老大”的喜馬拉雅不僅在一次又一次的彷徨中錯失了時機,也因為荔枝的不佳表現倍感壓力,喜馬拉雅上市后的想象空間確實不夠大。

      回看喜馬拉雅的發展,自成立以來先后經過12輪融資,騰訊、百度、索尼音樂、高盛等巨頭都曾是其投資者。自2018年年初伊始,喜馬拉雅就頻頻傳出上市消息,但最終都被官方否認。

      (圖片來源:喜馬拉雅赴港上市公開招股書)

      2019年,喜馬拉雅上市的消息再度傳出,在萬眾期待之下,喜馬拉雅再度敲響了退堂鼓,赴美上市的傳言再次被打破。顯然,資方是不等人的,伴隨著上市計劃的石沉大海,喜馬拉雅迎來變動:12名董事退出,小米等18家資方退出股東行列。

      好不容易到了2021年,喜馬拉雅終于再度鼓足了干勁,目標直指納斯達克。2021年3月,喜馬拉雅計劃赴美IPO的消息就已經傳出,5月1日,喜馬拉雅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IPO申請。

      然而,僅僅兩個月后,便有消息傳出喜馬拉雅決定中止其赴美計劃,轉戰港股似乎是最合適的選擇。

      2021年8月23日,喜馬拉雅在香港注冊了喜馬拉雅控股公司。9月13日晚,喜馬拉雅便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招股書顯示,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和中金為其聯席承銷商。這距離9月9日,喜馬拉雅官方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正式授權簽字人代表簽署撤回美股IPO計劃請求,僅僅過去了四天的時間。不難想象,這次喜馬拉雅是有備而來。

      至此,一直身處上市傳言漩渦中心的喜馬拉雅,終于成功踏上了IPO征程。

      關鍵詞——虧損!!

      相比于喜馬拉雅此前披露的赴美上市的招股書,此次赴港上市所披露的招股書比紐交所版本多了2021Q2的數據。顯然,這回喜馬拉雅帶來了好消息。

      截至2021年6月30日,喜馬拉雅上半年營收為25.1億元,同比增長55.5%;月活躍用戶已達到2.62億,其中包括IoT及其他第三方平臺月活用戶1.51億和1.1億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

      業務方面,喜馬拉雅的收入來源包括付費訂閱、廣告、直播以及其他創新產品和服務。其中,訂閱是目前喜馬拉雅最成熟的變現渠道,其收入來自會員訂閱及付費點播收聽服務。

      單看2021年上半年,喜馬拉雅營收25.1億元,其中訂閱就貢獻了超過13.7億元,占比達到54.6%,廣告貢獻了超過6億元收入,占比24.5%,直播中虛擬物品的銷售占16%。

      如前文所言,喜馬拉雅的“老大”地位正是依托于其高度的用戶滲透率,可同樣不可小覷的還有其幾乎“無所不包”的內容覆蓋面積。據悉,喜馬拉雅擁有超過2.9億條音頻內容,對應總內容時長約為21億分鐘,內容涵蓋個人成長、歷史人文、親子情感、商業財經以及娛樂內容等。與此同時,平臺活躍著約520萬內容創作者,為平臺源源不斷地輸送音頻內容,以滿足用戶持續消費。

      (圖片來源:喜馬拉雅赴港上市公開招股書)

      然而無論如何,巨額的虧損依舊是沒法繞過去的坎。

      即便上半年營收大幅增加,喜馬拉雅依然虧損3.23億元。2018-2020年,喜馬拉雅營收分別為14.8億元、26.97億元、40.76億元;同時,公司經調整年內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達7.55億元、7.47億元、5.39億元,短短3年半的時間虧損近24億元。

      (圖片來源:喜馬拉雅赴港上市公開招股書)

      相比于三年虧了70億元的網易云音樂,以喜馬拉雅的體量和網易比較,這份虧損真真切切的算得上是巨額!

      難念的“聲意經”

      其實不光是喜馬拉雅,整個在線音頻領域都籠罩在虧損的陰影之下,有效的“破局”之道仍未浮出水面,結合喜馬拉雅的公開招股書和部分行業相關新聞,盈利方面的幾座“大山”依然難以繞開。

      海量用戶難盈利

      2021年6月2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正式發布《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44億,較2020年6月增長4321萬,網民使用率為95.4%。其中,音頻領域用戶規模數高達4.89億。

      然而,相比較于視頻行業的高用戶付費轉化率而言,大眾對于音頻付費的普遍意愿是非常低的。在喜馬拉雅2.5億月活用戶中,付費率為13.3%,約1390萬人。

      貢獻了收益“半壁江山”的訂閱用戶帶來的數據依舊是不夠看的,海量用戶的變現之路依舊困難。即使用戶付費率在穩步增長,但仍舊無法彌補不斷走高的成本所帶來的虧空。

      高居不下的營銷成本

      喜馬拉雅營業成本包括內容分成費用、版權授權、支付處理費用、互聯網設備采購、帶寬等,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一季度的營業成本分別為4.62億元、8.98億元、12.93億元、6.64億元占其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2%、33.3%、31.7%及26.4%。

      為了搭建廣闊的內容護城河,同時也是避免日后可能出現的版權糾紛問題,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與140家出版商建立合作,與閱文簽訂了一份20年在線音頻授權,且同時在IP合作這條路上也樂于“一擲千金。”

      事實上,有關于喜馬拉雅版權侵權問題的熱搜就沒停止過。

      早在2019年6月至7月,由于存儲不當內容,喜馬拉雅手機應用被蘋果和安卓商店下架30天。同時,公司一直由于平臺內容被指控侵犯第三方版權而被提起訴訟,因此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別造成損失240萬元、630萬元和4030萬元。

      2021年4月末據媒體報道“明白音樂娛樂集團創始人兼CEO王毅稱喜馬拉雅官方編輯未經許可便將旗下音樂人的作品名字和作曲者信息更改盜播?!?/p>

      同時,此前作家曾鵬宇曾在微博公開稱在喜馬拉雅上發現自己撰寫的《世上有顆后悔藥》的全本有聲書內容,但這并未得到他本人和出版社的授權。

      而更近一些,騰訊音樂于2021年8月中旬正式起訴喜馬拉雅。原告騰訊音樂公司訴稱,原告經合法授權獨家享有TFboys的《信仰之名》《寵愛》《大夢想家》等涉案錄音制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2019年起,原告發現兩被告未經授權擅自在“喜馬拉雅”平臺上傳播涉案錄音制品并提供付費下載服務。兩被告的行為已嚴重侵害原告對涉案錄音制品的獨家信息網絡傳播權。

      (圖片來源:天眼查官網)

      在招股書中,喜馬拉雅也直言“版權許可問題”依然是平臺潛在的風險之一。在可預見的將來,內容分成費用、版權授權的成本依舊會持續上漲。

      巨頭環伺,競爭激烈

      此前,喜馬拉雅的第一位投資人、創世伙伴資本創始合伙人周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于很多質疑聲很坦然?!拔覐牟粨氖杖雴栴},我始終認為,只要建立了一個黏性足夠的平臺,收入自然就會來的?!彼J為,很多平臺類公司上市的時候都是虧錢的,這是不可避免的情況。當用戶對平臺的粘性足夠強,替代選項不多的時候,盈利是自然而然發生的現象。

      可是,黏性足夠的平臺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在音頻行業上面,用戶的選擇依然廣泛。

      2019年騰訊音樂上線了“聽書”版塊,酷狗音樂推出了酷狗電臺;去年4月,騰訊再度推出長音頻產品酷我暢聽,與喜馬拉雅提供的內容服務幾乎無異。

      緊之后不久,字節跳動也火速入局,上線了更加側重有聲書的番茄暢聽APP。這個賽道上還有B站10億元全資收購的二次元音頻社區貓耳FM、快手推出的播客APP“皮艇”、網易則在其旗下的網易云音樂APP上線“聲之劇場”板塊,主推年輕IP改編的廣播劇和有聲書,并推出語音直播。

      除去不斷涌現的新對手,喜馬拉雅此前和行業老玩家蜻蜓FM的恩恩怨怨也是曠日持久了。去年,蜻蜓FM推出活動,會員“購1享8”。喜馬拉雅跟著推出“買1得13”活動。只需要218元,用戶就能同時獲得包括喜馬拉雅、愛奇藝、騰訊視頻、京東等13項會員服務。

      而活動的背后是不計成本的巨額營銷花費,而據不少購買者反饋,相當多的用戶壓根是帶著“薅羊毛”的心態去購買會員的,并沒有考慮過實際去下載使用喜馬拉雅。

      (圖片來源:官方活動截圖)

      究竟什么時候盈利,或許喜馬拉雅自己也不太明確。正如喜馬拉雅在招股書中預告風險:“日后可能繼續發生虧損?!?/span>

      伴隨ClubHouse的爆火,小宇宙、播客的“出圈”,過去平平淡淡的“聲音”賽道似乎再度被激發起了活力,乾坤未定,整個音頻市場的格局正在發生改變。

      后記

      2019年,面對關于喜馬拉雅盈利問題的采訪,余建軍高調地表示“我們沒有制定任何盈利的時間表。一個是我們沒有任何上市安排,第二我們沒有制定任何的盈利時間表。我們投資人也很好,基本沒有投資人逼著我們上市?!?/p>

      當前,赴港上市的喜馬拉雅或許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盈利時間表了。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資訊,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久久久青草青青国产亚洲免观 |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熟伦熟女专区hd高清|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2020|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图图资源网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av高清|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