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銀保監會向各人身保險公司下發《關于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問題和建議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其中提到,在政策支持下,商業健康保險在服務健康中國、助力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支持健康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我國商業健康保險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產品供給、理賠服務等方面仍存在諸多不足。
《報告》指出,我國商業健康保險風險保障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中高端醫療服務供給較少;部分熱銷業務責任與基本醫保范圍高度重合,邊界不夠清晰,未能對基本醫保形成有效補充。
同時,我國商業健康保險專業經營水平也不高。由于經營時間短等原因,經驗數據積累不足,已經積累的部分數據,尚缺乏深度的挖掘和整理;與健康管理融合度不夠;與大健康產業協同不足。
此外,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的業務風險亦不容忽視。長期醫療保險應對醫療費用通脹、選擇性退保、過度醫療等內外部風險的管控能力不足;相當一部分醫療保險缺乏專業化核保政策,簡單將帶病體、老年人拒之門外,持續保障的作用發揮不夠,主觀篩選人群規避賠付風險;在創新藥的準入和保障上發揮作用不足,沒能發揮商業保險靈活優勢;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項目由于不進行核保、統一費率、產品大都為短期險,可能因為參保人逆選擇導致項目不可持續,同時部分地方政府部門還設置了業務最低賠付水平要求,保險公司很可能出現虧損。
為實現商業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報告》提出以下建議:
加強多方協作。加強同衛生健康系統協同,不斷提升對醫療、醫保和醫藥等課題的認識,研判商業健康保險未來的發展思路和趨勢;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注重多渠道經驗數據積累,不斷提高數據分析和產品研發能力。爭取與醫療機構信息系統實現充分信息共享,改進結算服務。強化醫療健康大數據運用,推動醫療支付方式改革;加大與健康管理的融合,提供綜合性的健康保險產品和服務,實現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服務協同運營;注重科技賦能,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深化供給側改革。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引導,吸引更多人群參保商業健康險。繼續加快長期醫療保險的發展,為帶病體、老年人提供更多保障選擇;培養具有醫學背景和臨床經驗的醫療管理人才隊伍,不斷提升專業運營能力;配合基本醫保政策,開發特定責任產品,加大對創新藥的保障。
保證城市定制醫療項目持續性。不斷優化城市定制型等產品設計,增加參保人群粘性;推動開放基本醫保居民個人賬戶使用,為本人及直系親屬繳納保費,吸引更多人群參保;客觀全面宣傳產品責任,減少銷售誤導;擴寬城市定制型醫療保險籌資來源,鼓勵通過慈善捐贈等方式補充基金,為支付能力不足、罕見病患者等群體提供費率或賠付政策傾斜。
推進長效機制建設。探索制定商保目錄,明確商業健康保險保障范圍并進行動態調整;推動保險條款標準化、通俗化和簡單化制度建設,提升條款合規性、可讀性和透明度,促進消費者對商業健康保險的理解和認識;鼓勵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先行先試,探索為中高端收入人群提供更多高質量、個險化的保險產品和健康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