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間,生物診斷龍頭企業萬孚生物(300482)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報告期內,萬孚生物營業收入為8.32億,同比下降68.32%;營業利潤2.32億,同比下降77.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交利潤2.04億,同比下降77.46%。
萬孚生物主營業務涵蓋醫療器械行業的體外診斷領域。公司專注于快速診斷試劑和配套儀器的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是國內POCT市場的領軍企業之一。此次,萬孚生物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新冠抗原銷售收入的減少。
(相關資料圖)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萬孚生物的業績逐步回歸到本行業的基本面。然而,在業績達到巔峰之時,企業很容易失去自身的定位。在業績快速增長之后,萬孚生物仍抱著過度擴張的期待。
一、新冠“暴發戶”:巨額現金難滿足擴張欲望!
回顧過去,在不平凡的一年中,萬孚生物取得了非凡的成績。2022年,萬孚生物正好成立三十周年。在這而立之年里,萬孚生物的業績實現了爆炸式的增長。
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8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3%。
業績大幅增長,其首要的“功臣”便是公司傳染病業務。2022年,公司傳染病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9.3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136.02%。其它的三項業務慢病管理檢測、毒品(藥物濫用)檢測、優生優育檢測僅呈現出微微上漲的態勢。
年報數據顯示,萬孚生物的慢病管理檢測收入9.39億元,同比增長2.55%;毒品(藥物濫用)檢測收入2.94億元,同比上漲8.78%;優生優育檢測收入2.42億元,同比增長16.87%。
在營業收入不斷增長過程里,萬孚生物的產能與產量不斷提升,產能利用率接近飽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19年-2022年期間,萬孚生物試劑的產能由35,000萬人份,上升至125,000萬人份;產量由34,410.93萬人次,上升至119,505.50萬人次,四年的產能利用率均超過95%。
產能不斷提升的的背后,是傳染病業務中新冠對其業務的貢獻。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新冠檢測產品的產能約為7.44億人份,占總產能的比重達到59.52%。
受新冠業務刺激,萬孚生物產能成為了“印鈔機”,賬面上的現金不斷增長。2022年末,萬孚生物的貨幣資金賬面價值為11.63億,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為理財產品、大額存單)為9.38億,兩者合計占資產的比例高達33.34%。加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及債權投資,萬孚生物賬面上可運用資金達到30.21億,占總資產的比重47.94%。
盡管手握巨額現金,萬孚生物于2022年下半年再融資,目的是支持其在建設與擴張上的投資。然而,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逐漸減弱,萬孚生物面臨預訂單退款、常規業務下滑等問題。
針對監管關于再融資必要性的提問,萬孚生物給出了詳細的費用支出表。統計顯示,公司的資金主要用于建設與擴張,包括松山湖建設項目、荔枝山老基地改建、產業并購投資等,募投項目資金達到10.5億元。
萬孚生物表示,結合現金流狀況和未來流動資金需求,即使在持有較大金額的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情況下,實施本次融資仍具有必要性,以支持公司業務的擴張與發展。
萬孚生物長期股權投資達到3.64億元,其中包括對廣州中孚懿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都眾森鴻運物流中心(有限合伙)等的股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2億元,包括對廣州民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的股權投資。
在手握巨額現金的情況下進行再融資背后,是萬孚生物大舉投資與擴張的策略。然而,在失去新冠優勢之后,萬孚生物面臨的問題逐漸暴露。
首先,新冠業務的預訂單開始出現退款,根據公告顯示,因新冠市場需求發生變化,萬孚生物經與部分客戶友好協商后,決定退回前期新冠檢測產品的預收款,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預收新冠產品貨款共計1.17億元。
其次,新冠業務擴張導致公司常規主業滑落。投資者擔憂新冠過后,公司應收款項減值與常規主營業務下滑風險。
在業績說明會中有投資者提出:“傳染病檢測剔除掉新冠,常規的只有4-5億,相比2021年有所下滑,這個是因為新冠擠占了我們的產能,還是終端需求出現明顯的下滑?”以及“去年做了一些商譽資產減值和應收賬款減值,去年的減值的政策是否有發生一些變化,未來是否存在可能減值的情況?”
對此,萬孚生物回復表示:“信用減值損失未增加,應收賬款管理狀況良好。資產減值損失主要在商譽和無形資產方面,因收購萊爾公司業績不及預期,計提約3,800萬元商譽減值。受疫情影響,存貨跌價準備和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也有所增加。”
對于常規業務,萬孚生物表示其核心業務包括傳染病和慢病管理。疫情影響醫院門診,常規業務受壓。產能交付方面,新冠需求波動大,影響常規業務,但下滑原因并非僅由新冠業務導致。
那么,究竟是什么項目使得萬孚生物在充裕資金儲備下仍進行募資擴張?相關項目是否真的如此重要?
二、新冠產能回歸,募投項目擴張的必要性需重新評估!
根據資料披露顯示,萬孚生物進行了再融資主要用于提升干式免疫檢測試劑為主的智能化生產能力和布局上游生物原料,進而擴大產能。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投向知識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生物原料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三個項目擬投入的資金分別為7.50億、0.5億以及2.00億元。
關于此次募集資金的作用與目標,萬孚生物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產能擴充、持續的產品研發、市場的開拓和渠道的深化需要大量資金。為滿足公司產能擴充、產品研發、渠道優化及補充流動資金的需要,推動公司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據了解,本次知識城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主要用于免疫膠體金技術平臺、免疫熒光技術平臺下的非新冠產品管線的生產(簡稱“干式免疫產品”)。項目的備案總產能達到6億人份,其中本次募投項目新增2.12億人份,搬遷產能為3.88億人份。
按產品類別來看,其中膠體金類產品(不含新冠產品)在2026年100%達產后的總產能為4.44億人份,熒光類產品在2026年100%達產后的總產能為1.56億人份。
對于此次產能擴張的必要性,萬孚生物表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膠體金和免疫熒光產品合計(不含新冠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41%、97.48%、97.57%,對應的產銷率分別為97.75%、92.02%、97.08%,報告期內的產能利用率、產銷率均處于較高水平。
值得關注是,在新冠期間,公司通過購置新產線、占用非新冠產線迅速地提升新冠檢測產品的產能。數據顯示,此次募投項目新增產能僅為2.12億人份。2022年,公司新冠所涉及的產能就高達7.44億,其中占用非新冠產品產能實現2.23億人份,通過購置設備、占用場地、新招人員實現產能1.93億人份。
在公告中,對于2.33億人份與1.93億人份的新冠產能釋放,萬孚生物表示:“新冠占用原有產能后導致非新冠產能超負荷運轉,此部分產能需還原為非新冠產能。通過購置設備、占用場地、新招人員實現產能,可以進行部分轉換。”然而,若上述產能釋放改建,此次募投項目產能擴張的必要性值得商榷。
總結來說,萬孚生物在手握巨額現金的情況下進行再融資以擴大產能,但在新冠疫情影響減弱情況下,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產能擴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新冠檢測需求減弱的背景下,公司應關注其核心業務的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合理調整產能布局以確保可持續、穩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