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大班幼兒即將步入小學,如何從根本性問題入手,幫助幼兒做好心理、身體、社會適應等方面的準備,讓家長了解小學學習的核心理念,學習陪伴孩子的溝通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6月28日下午,合肥市育新小學副校長鄧翠銀帶領育新小學黨員教師何楠楠、王義云以及心理健康教師婁樂,走進柳林幼兒園、碧水源幼兒園和安然綠洲幼兒園,為大班即將入學的新生家長們開展了系列專題講座。與家長一起探討孩子在幼小銜接階段所需做好的心理、能力、習慣、知識等方面的準備,幫助孩子們實現從學前教育到小學教育的順利過渡。
何楠楠結合自己多年語文教學以及班主任工作的經驗,首先展示了一年級家長們反應孩子容易出現的一些不適應的現象和老師們觀察的開學初期新生不適應的表現。然后從心理準備、學具準備、能力準備、知識準備以及語文學科準備五個方面詳細為家長們解讀暑假期間如何為孩子循序漸進的做好入學準備工作,特別是語文學科準備方面,何楠楠從拼音、寫字和閱讀三個要點給與家長具體指導。何楠楠最后總結道,家長學會真正愛孩子,就應該不遷就,讓孩子懂得應該和不應該;不縱容,教孩子學會辨別對與錯;不代替,做一個“有心的懶媽媽,懶爸爸”。
王義云主要以數學學科教學角度從三個層面出發,先帶領家長們一起走進小學數學教材,了解一年級數學教材的設計特點以及新教材重點上的變化。然后從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層面,給予家長指導孩子數學學習建議,包括利用好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一些數學問題,在分類中來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在思考中培養思維以及在數學閱讀中培養他們的思維。最后從數學語言培養層面,讓家長學會鼓勵孩子大膽的去講述數學,引導孩子學會傾聽以及幫助孩子使用規范的數學語言。
婁樂讓家長們認識到,兒童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面對新的生活、學習以及環境的變化,他們會面臨三個階段的心理的變化,包括興奮期、壓力期和適應期。家長要多從正面引導,避免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可以在家和孩子們多聊聊關于小學的事,利用周末或是散步的時間,帶孩子到小學附近轉一轉,看看小學的大門、教學樓、操場,欣賞學校宣傳欄里對學校的介紹及獲得的榮譽、各種活動剪影、小學生的各類作品等。支持孩子用手機將自己看到的、感興趣的地方拍攝下來,回家時常翻看,讓孩子對成為一名小學生有所期待。
講座最后,鄧翠銀為家長解讀了招生政策以及家長在報名時候常見的一些問題,讓家長們在孩子報名材料準備和時間節點上更加清晰明確。
幼小銜接講座的開展,有效幫助家長們正確認識到幼小銜接工作是全面的,不只局限于學科性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提醒他們不做忽視型、包辦型、溺愛型家長。要以長遠的目光思考孩子的教育,從而真正把幼小銜接做到科學性、有效性,促進孩子順利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文:婁 樂;圖:何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