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刊的“納豆信號”
《Nutrients》最新研究證實:納豆激酶通過“溶栓+抗炎”雙路徑降血脂,3個月臨床數據顯示LDL-C降低18%、斑塊減少36%,安全性優于他汀藥物,已成為“非他汀新選擇”。這一突破源于枯草芽孢桿菌的發酵,但核心菌株長期被日本生物科學研究所的NSK-SD壟斷——直到中國科研團隊在同樣菌種中篩選出超高活性菌株Subtilisin-QK,開啟民族創新篇章。
菌種溯源·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 QK菌株的誕生
依托“上游菌種定向篩選—中游工藝專利布局—下游制劑產業化轉化”的全鏈條技術體系,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QK:從上千株菌株中分離出的專利菌株,具備超強溶栓活性,其代謝產物“枯草桿菌纖溶酶”可直接降解血栓中的交聯纖維蛋白,它通過特異性降解這種纖維蛋白,精準地靶向溶解血栓,不僅顯著提高了溶栓效率,還降低了對正常纖維蛋白的損傷風險。兼具激活體內纖溶系統與修復血管內皮的功能,有望成為第四代溶栓藥。并于2003年在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完成專利保藏(CCTCC NO:M203078)。
科研到產業的跨越:真福醫藥的科研歷程和民族擔當
王業富教授作為真福醫藥集團的創始人,1983年從武漢大學生物系畢業后,即遠赴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在海拔 4000 米的缺氧環境中首次把紅景天開發成抗疲勞口服液,這段“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歷練讓他篤定“科研必須變成產品、造福于人”。1995 年回母校攻讀病毒學博士,他一口氣拿下 20 余項國家三類診斷試劑證書,發表 40 余篇 SCI 論文,卻轉身扎進產業——2000 年起,他帶領團隊在上千株野生枯草桿菌中篩得 Bacillus Subtilis QK,攻克天然菌株發酵不穩的世紀難題;2007 年又以母校為原點,相繼創辦真福醫藥集團及多家子公司;面對資金、轉化、市場的連環考驗,他篤信“創新靠人才”,真福醫藥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發團隊,吸引了多位博士和碩士加入,并通過股權激勵等方式留住人才,依托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專項和產學研平臺,讓“攻克心腦血管疾病,讓國人多活十年”的愿景從實驗室走向千萬患者。在資金、技術、市場層層考驗中完成從菌種、工藝到制劑的完整產業化,用持續創新和股權激勵把實驗室成果真正變成了造福心腦血管患者的產品。
國貨當自強,健康新選擇
更振奮人心的是,凍干粉針劑正沖刺臨床申報,預計2030年即可獲批上市。這意味著,曾經被進口藥定價權“卡脖子”的中國患者,將第一次在家門口用上“中國價格、中國速度、中國標準”的溶栓新藥。國貨當自強,秉持“努力奉獻、真誠造福,讓國人多活 10 年” 的初心,真福醫藥深知重任在肩,矢志以創新藥研發布局,為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病死率與復發率砥礪奮進,用科技溫度兌現 “讓國人多活 10 年”的莊重承諾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