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于8月17日的“蘇超”聯賽第九輪焦點戰(南京VS鹽城),入場觀眾達60633人,再次刷新“蘇超”上座紀錄。新紀錄的背后是680余名志愿者的辛苦付出,記者近日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了解到,該校130名師生,組成了本次志愿者團隊中最大的一支保障隊伍,以“信大溫度”助力“蘇超暖度”。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志愿者招募正值暑假期間,但信息一經發布,便在南信大校內得到火熱響應。不到48小時,報名人數突破200人,最終經過審核篩選,一支由130名師生組成的志愿者隊伍集結完成。面對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的保障工作,志愿者們提前接受了全面細致的培訓與崗位實訓,以確保賽前熟悉場館路線、物資調度分配,為賽事有序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相關資料圖)
“作為一名南京人,我為能通過學校的志愿活動服務大家,并傳遞南京青年的熱情感到自豪。也借此在現場體會了‘蘇超’激情,每一次進球,全場不分彼此的歡呼加油聲讓我觸動。”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志愿者劉夢媛告訴記者,比賽當日氣溫較高,加之激烈戰況下,觀眾們助威后口干舌燥的程度升級。因此公益飲水點成為了中場休息時的“賽場”,“我們剛準備完兩層水,約250杯,結果一轉頭的工夫就‘清零’了!”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從開場到散場,20個水站的保障志愿者人均倒水524杯;白天到黑夜,人均步數超20000步;上崗到離崗,人均站立316分鐘。同為南信大志愿者團隊的賽事志愿者查李思說:“志愿工作雖然辛苦,但也磨練了精神,還感受到‘蘇超’里奮勇爭先的足球精神、體育精神,這是一種雙向的滿足!”場館進出口的“人形導航”指引、物資補給點的暖心服務保障、賽事結束后的垃圾清理回收......志愿者們的汗水和微笑在37℃的高溫中交織出比分之外的溫暖回憶。現場觀眾徐先生點贊,“我本人是在南京工作多年的鹽城人,本次來觀賽主要是為鹽城球隊加油的。但在現場,包括南信大師生在內的志愿者們熱情耐心的服務,讓我進一步感受到南京這座城市的溫情與溫度。”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據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青年志愿者團隊自2023年起,連續兩年為南京市馬拉松賽事提供醫療志愿服務,并在第十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江蘇省賽與2025年中國男籃熱身賽(南京站)中帶來細致保障。志愿者們始終以專業素養和熱忱態度完成各項任務,年均為校內外近200場大型活動提供服務支持,積累起豐富的大型賽會保障經驗。
實習生 王淑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甜子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