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裝載9743噸進口銅精礦的散貨船“阿泰爾”輪停靠在天津港四公司碼頭,天津新港海關查驗關員立即開展查驗作業。待完成通關后,這批近萬噸的銅精礦將發往內蒙古等地,投入冶煉生產。據悉,這是天津口岸今年以來進口量最大的一批銅精礦。
據了解,銅精礦是從原礦石中經過加工、清除雜質及其他伴生礦而來,能夠直接用于冶煉銅的礦石,是冶煉金屬銅關鍵的原材料。
為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保障產業鏈供應循環暢通,天津海關持續加大政策賦能,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自2022年12月30日起,天津海關在重量鑒定可依企業申請實施的基礎上,優化調整進口銅精礦部分實驗室檢測項目,企業不需要品質證書的,海關不再實施品質項目檢測,只要現場檢驗及環保項目符合要求即可通關放行。
“在之前,按照規定,進口銅精礦需要經過‘現場檢驗、環保檢測、品質檢測’三個環節,其中,環保檢測、品質檢測,都需要海關人員取樣到實驗室進行檢測,相關指標合格后,才能放行,這個流程大概會持續8至10個工作日。”天津新港海關查驗二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新模式下,能夠節省3至4天的通關時間。像今天到港的這一批銅精礦,海關人員已經第一時間開展了現場檢驗。環保檢測也從今天同步啟動,如果結果符合規定,預計5個工作日后就能放行。如果企業仍需要品質檢測,也可以在放行貨物提離后實施。”
據天津海關工作人員介紹,為助力企業充分享惠,在保障安全風險的前提下,確保銅精礦的高效通關。海關派員在碼頭現場24小時值班,隨時監控船舶動態和貨物接卸進度,能夠做到全天候查驗取樣。針對銅精礦重量和品質可依企業申請實施的利企優惠政策,指定宣傳專員一對一指導企業規范申報,同時提醒在對外簽訂貿易合同時關注相關元素含量指標。
天津眾諾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業務部劉經理說:“通關物流效率對企業生產至關重要。該批銅精礦就是企業生產急需的原料,借助新的海關便利化舉措,確保了后方生產的連續穩定。”
據天津海關統計,今年以來天津口岸以新政驗放進口銅精礦2.99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