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20日,天津三中院采取線上視頻會議方式舉行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履職以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總體情況,發布《勞動爭議審判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例。《白皮書》顯示,2019 年4 月1 日至2022 年9月30 日,天津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2540 件,勞動爭議案件數量總體可控,穩中有增,案件質效有序提升。
天津三中院自2019年4月1日正式履職以來,堅持把優化轄區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工作主線,妥善審理勞動爭議糾紛,促進爭議預防化解,聚焦公平權益保障,優化用工環境,為保障轄區特別是濱海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勞動爭議案件主要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勞動者訴求多元化;二是傳統行業勞動爭議群體化;三是給付型訴求普遍化;四是涉案主體集中化。
結合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情況,《白皮書》還發布了加強勞動爭議審判工作的舉措、問題分析、法律風險防范提示以及十大典型案例。
在某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與劉某某勞動爭議糾紛案中,在合同履行期間,某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因經營策略調整,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且雙方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達成一致為由,與劉某某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并郵寄《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劉某某提起勞動仲裁,要求該公司給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仲裁委員會認定該公司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給付賠償金,該公司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經審理認為,某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所述“客觀情況”與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的立法本意不符,應當按規定向劉某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經天津三中院主持調解,當事人自愿達成如下協議:某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向劉某某支付款項,雙方之間勞動爭議全部完結,再無其他爭議。
據了解,本案是人民法院實現多元化解矛盾糾紛、踐行“府院聯動”工作的典型案例,也是天津三中院妥善解決該公司系列勞動爭議案件,維護轄區經濟社會穩定的縮影。“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我院謹慎預判案件風險,充分利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將訴源治理積極融入“府院聯動”工作大格局,“調、裁、審”協作發力,不僅使案件均得到及時有效處理,而且達到了服判息訴良好效果。”據天津三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案是最大限度整合解紛資源的良好范本,是多元化解糾紛的成功實踐,充分維護了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發揮了司法裁判定紛止爭的社會作用,對于構建和諧勞資關系,持續推動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下一步,天津三中院將進一步加強轄區勞動爭議聯動化解機制建設。一是主動作為,提供精準司法服務。在深入開展轄區情況調研、司法需求分析等工作基礎上,集中力量推出一批具體化、定向化司法服務保障措施。針對頻繁出現的勞動爭議問題企業,提供風險防范指南或提出司法建議并關注情況反饋。針對部分勞動者法律知識缺乏實際,積極宣傳勞動爭議方面的法律法規,引導勞動者設定合理訴訟目標,依法理性維權。二是革新裁判理念,提升司法感受。針對新經濟、新業態下勞動關系紛繁復雜,勞資糾紛多發、高發態勢,樹立依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維護用人單位生存發展并重的理念,通過裁判引領等措施促進企業與勞動者互利共贏。三是完善勞動爭議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充分利用“法院+工會+N”的訴調對接機制,切實發揮工會調解、人民調解、仲裁調解、法院調解的功能,推進訴調對接工作,促成勞動爭議快速、高效調解解決,推動形成勞動爭議多元調解新格局。(天津三中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