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呼吸介入中心主任尹金植教授,帶領馬天罡副主任、于金燕主治醫師及李偉主治醫師應用電磁導航支氣管鏡技術,為一名右下肺結節患者進行精準活檢,并通過快速現場評估精準診斷,這標志著吉大二院在肺結節精準診斷領域邁出新的一步,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據了解,手術在該院新成立的呼吸介入中心手術室完成,該手術室配備了包括電磁導航支氣管鏡系統、DSA、高頻呼吸機、硬質支氣管鏡等全套呼吸介入設備。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NB)依靠支氣管鏡在導航引導下,可達到“全肺范圍”,能對肺內微小結節進行精準定位,并可進行快速病理診斷及消融介入治療。其優勢在于可達到普通支氣管鏡無法到達的區域,定位病變,并直接活檢取樣,對原本無法定性的病變進行確診。該技術在肺癌早期確診、肺小結節術前標記定位、肺結節射頻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療等微創介入治療、肺癌分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實現了肺部疾病的精準、微創、可視一體化精準診療,真正做到了微創、安全、精準、快速,有效。
中國吉林網了解到,在科室主任王珂教授及胸部疾病中心主任張捷教授的帶領下,每年完成7000多例次經纖維支氣管鏡的檢查,常規開展C-TBNA,EBUS-TBNA,TBLB,EBUS-GS-TBLB,其中經支氣管鏡高頻電刀、氬氣刀、冷凍、激光治療、光動力治療、氣管支架植入、支氣管熱成型、全肺灌洗等三、四級呼吸內鏡診療手術500多例,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及射頻消融、冷凍消融400余次,中心全年無任何醫療事故,使其在全省呼吸介入水平始終保持領軍地位。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圖片由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