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明確提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也讓“共同富裕”成為當前熱議的話題。
會上還強調,重點鼓勵辛勤勞動、合法經營、敢于創業的致富帶頭人。結合近來政策層面對金融、互聯網、教培類企業的傾向性變化等來看,硬科技、高端制造、基礎科學等產業或將迎來更多利好。
易事特集團創始人何思模表示,治國之道,富民為始,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作為企業,發展壯大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也理當主動響應戰略國策,將自身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主動在國家和時代方位中找準自身定位,善于作為、勇于擔當,積極貢獻力量。同時,企業在踐行社會責任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局限于捐錢捐物,還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挖商業活動中的公益價值,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創造社會價值,配合政府部門、聯動社會力量,形成持續健康向好發展的生態環境,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當前,隨著全國脫貧攻堅戰的勝利,鄉村振興成為了國家級戰略規劃,《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
面對迫切的市場需求,易事特集團迅速組建專門團隊制定“整縣模式”零碳整體解決方案,將綜合能源管理服務與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AI大數據技術創新整合,打造出適用于家庭、商業、過程工業零排放、大型農光/漁光互補等場景的智能零碳整體解決方案,完美匹配整縣分布式光伏場景,實現精準投資、智能監控、智慧運維和智慧運營。通過該方案,可因地制宜推進戶用光伏、工商業光伏、農光互補、漁光互補,應建盡建,實現效益最大化。集團還擁有供光伏發電系統全套產品設備,通過EMS智能管理、智能電弧檢測、智能光伏優化器、防PID效應套件等關鍵技術實現主動安全,為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堅實基礎。
多元發展零碳解決方案破局“整縣推進”
應建盡建,分類規劃推進光伏+、 BIPV多種應用
“整縣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云平臺架構
同時,集團加快步伐,積極搶抓“一縣一企”等機遇,以縣域為基礎開拓光伏、微電網等領域業務市場,助力構建新能源鄉村振興新模式。目前已與來賓市興賓區、北票市、百色市德保縣、隆林縣、石首市、三門峽市湖濱區、呂梁市興縣、安徽肥西縣和青陽縣等地方政府簽訂能源開發合作協議,為后續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發展和大力促進鄉村振興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德保縣、隆林縣和興縣均是革命老區,也是貧困山區。興縣在21世紀初被列為山西省35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首,于2020年2月27日正式退出貧困縣,當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4.2億元,增長9.8%,增速排名全市第一,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
易事特集團開展多方合作
易事特集團作為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及創新百強企業,深耕新能源領域數十年,光伏、儲能、充電樁、換電、微電網等產品及解決方案極具先發優勢,在數字鄉村、光伏扶貧、電網改造、糧安工程、雪亮工程、鄉村教育、醫療等鄉村建設中建樹輝煌。
集團持有運營已實現并網的地面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站近700MW,2020年實現發電收入6.76億元,并在光伏扶貧、光伏配套儲能、美麗鄉村建設(分布式發電)等“三農”建設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在安徽舒城縣、安徽壽縣、湖南桂東縣、湖南新田縣、河南社旗縣、重慶巫山縣等國家級貧困縣的光伏扶貧項目已全部并網,覆蓋逾20個縣,共計160.36MW,年發電量約2億度,年收益約1.7億元,可為當地貧困人口帶來20年的陽光分紅;在廣東徐聞縣、廉江、韶關、清遠、云浮、肇慶等地建設了約3740KW光伏電站,年發電量約440萬度,年收益約為400萬元;河北魏縣3.6MW光伏電站、山東臨朐11MW光伏電站、山東茌平40MW光伏電站項目均直接用于當地精準扶貧。集團持有的光伏電站大多數建設在偏遠山區、農村荒地,包括重慶、湖南、廣西、湖北、江西、浙江、廣東、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共惠及超10萬貧困戶。
易事特集團助力鄉村建設部分案例
此外,作為儲能系統設備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易事特集團憑借強大技術優勢和過硬的產品品質,儲能及智能微電網項目遍地開花,打開了涵蓋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的巨大市場,對鄉村振興事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并贏得廣泛好評。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易事特集團將緊跟全球碳減排大趨勢和國家發展戰略,依托國資賦能,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早日實現!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